《聪明的阅读者》读后感
《聪明的阅读者》是阳志平老师的第一本个人专著,书中信息量非常大,确实如他此前所透露的那样。书的内容分为三部分:阅读的科学、阅读的技法、以及阅读的选择。结合自身情况,我谈一下读后感。
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学习
目前我需要大量输入和输出学术类文本(按照书中的说法也就是信息型文本),因此阅读本书时,对不同章节的侧重点不同。主要目的是了解阅读技法,反复阅读时最看重的是关于信息型文本的阅读技法。书中推荐的阅读方法和顺序依次是结构阅读、抽样阅读、文本细读、主题阅读。其次是了解选书。书中提供的选书方案包括查看作者和所在机构的影响力、权威榜单等,对通识和专业学习都很有帮助。现在我手头有一些重要书籍未读或未读完,但相信将书中的阅读技法融会贯通后很快也能用到选书法。最次是了解阅读的科学和机制。虽然不以此为主要阅读对象,但其中一些知识,如三大文本的分类,在阅读技法中贯穿始终。此外,书中也总结并强调了一些实用的阅读的学习机制,如测试效应和分散效应等。
读书与读论文
一篇论文可以看作一本书的一章。我尝试将一些书中的技法迁移到阅读论文的情境中,可能出现略微改动。
结构阅读
结构阅读时要先了解作者的认知方式。最接近我学科的方式是实验科学和计算模拟。但根据书中的建议(如P130),一个人最好精通四种主流的认知方式,且这四种方式相互距离越远越好。比如,既精通偏抽象、严肃的方式,又要熟悉偏向具体事物、多与人接触的方式,如幽默叙事和故事叙事。这样能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结构,也更能成为一个鲜活的人。了解认知模式后,可以带着对作者的提问阅读。既可以用通用的模板问题,也可以用更有针对性的模板。一篇论文的篇幅和使用的认知模式一般不复杂,用通用模板可能已经足够。复杂情况另算。
对作者或文章的提问包括:新/已有概念的描述是怎样的?作者的证据有哪些(但是作者的证据往往是其他文章,是否要进一步对这些文章进行阅读值得考虑。阳老师提到了要看作者的论证结构,但是暂时不太清楚他说的论证结构具体有什么例子)?作者的问题及其可能的其他形式(问题的形式变换是一个没有思考过的问题,之后了解一下)是什么?作者的论证是否很好解释了问题?是否有其他作者更好解释了这个问题(阅读新文章的话,尤其是作者提出了新概念时,应该不太会出现这样的情况)?作者的结论可以如何应用?是否有特例(需要阅读讨论的部分进行思考)?
抽样阅读
在论文中进行抽样阅读较容易。先关注关键变量,关键论点和关键论据。需要一些涉及采样过程、量表介绍、以及方法描述的信息时,再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。不过此时一般也是需要马上用于输出的时候。
文本细读
在文本细读时,注意核心概念和关键概念。核心概念通常是作者新提出的概念。文章中没有提出新概念的话,往往以两个至多个概念为关键概念。这样的文章一般是检验概念间的关系。这些信息一般在标题、摘要和关键词中都会清楚地呈现。下一步是关键句子和段落,一般在作者的假设和讨论部分找到。在统计结果的部分也可以找到,但如果想专注于文字信息的话,可以先跳过那里。
主题阅读
有了做元分析的经验,相信根据主题检索想读的文献已不难。
内容输出
卡片法是个好帮手。卡片可以考虑集成在Zotero中。
卡片法
书中介绍卡片法时用了一些卡片模板,如人物卡,术语卡(或概念卡),新知卡和图示卡,都是可以参考的。在通识文本中,整理出人物卡有助于确定需要关注的关键人物。与自己更相关的领域中,整理人物卡不仅具有上述功能,还可帮助自己与专家结识甚至合作。
在我的领域中,也许需要创建新卡片,如关系卡。关系卡中记录支持或反对某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证据。也可以是更多的变量,比如中介模型,更复杂的模型(如tripartite influence model)。新知卡与关系卡有一些重叠关系。关系卡既可以包括文章中新发现的关系,也可以包括文章中提到的已经发现的关系。
书中还提到了整理元数据,但是也许像书中所说,写了超过100个卡片后再考虑整理。
结语
这个读后感目前的总结。随着阅读内容的广泛与深入,也许会有新想法产生,到时再做进一步修改。
Changelog
- 20230427 崔天祥